近三个小时,传奇而精彩的史诗性故事、蕴含人生真谛的感人“电影”被范炎培研究员娓娓道来。范老师将周老“勤勉、豁达、乐观、幽默、好学、博学、睿智、浪漫、务实、谦逊、坚韧……”近乎完美的人格品质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受益匪浅,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300余座的讲堂期间无人愿意离席。
范老师仿佛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一般,在谈到周老“爱女小禾年少离世、爱子小平战乱受伤、爱妻张允和年老逝世”时范老师情不自禁落下眼泪。我们为109岁的周老感动,也为70岁的范老师感动。
10月27日下午16时,周有光研究中心主任、《周有光年谱》作者、常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范炎培来到我院东莞校区开展“周有光的故事”主题讲座。这是我院首次开展人物传记讲座。范炎培研究员与在场师生分享了109岁高龄的“汉语拼音之父”、“周百科”、经济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一生有光”的传奇人生。讲座由李中生副院长主持。
李中生副院长主持讲座
在李中生副院长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范炎培研究员后,讲座正式开始。范炎培研究员站上讲台与同学们亲切问好:“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跟同学们讲述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
从周有光教授的家庭背景,到求学之路,再到成家立业,范老师结合其多年对周有光教授的研究,将周老传奇的人生历程通过一张张历经时光洗礼的黑白照呈现出来:周老夫妇那场八年“长跑式”爱恋,一句“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人更好”确实是他们相爱一生的最好写照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周老仍坚持对语言的研究。讲座持续三个小时,期间无人离开,不时给予掌声。
现场掌声不断
同学踊跃向范老师提问
互动环节中,面对同学们的提问,范老师一一作详细解答。当提及“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时,范老师阐释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方言也就没有地方文化。我们提倡使用普通话,但并不拒绝使用方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勿忘家乡的语言。
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在讲座结束后向范老师索要签名留念
范老师与师生合影留念
讲座结束之际,李中生副院长作总结讲话,再次热烈欢迎范炎培研究员到来为新华学子讲述一个个生动的“一生有光”故事。周老健在,他对中国语言现代化的大力倡导,辛勤耕耘创造研究,为世人敬仰。中国语文现代化的事业倡导现代化严、细、实,延续周有光先生倡导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工作,我们义不容辞。“这无疑是令我们感到非常有意义的3个小时,我想大家一定会永远记住周有光老师和范炎培老师。相信我院对周有光先生关于中国语文现代化论著的学术研究会成为新华的特色。”
(院记者站供稿 文/谭洁 实习记者:罗琬琳 图/樊子兴、实习记者:卢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