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讲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华讲坛 >> 学者讲坛 >> 正文

坚持创新教育 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台湾成功大学辛致炜教授来我院作“教学内容与课程大纲设计分享”讲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12-01 [来源]: [浏览次数]:

\
    “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教育?教师是什么?”辛致炜教授向现场的师生抛出了简简单单三个问题,却引人深思。
 
    12月1日下午,我院在教学楼②D203面对全院教职员工与逸仙新华班的学生们开展了一场“教学内容与课程大纲设计分享”讲座,邀请台湾成功大学辛致炜教授担任主讲,引领同学们一同探讨教育的创新性。教务部部长尹小川、副部长李小梅参加本次讲座。
\尹小川部长主持讲座
 
传道、授业、解惑
    辛教授以中国古文《师说》作为引子,提出事实上中式教育与西式教育是相似的,教育就是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想结合的过程,是教师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是一个具有行动力的实践、专业的职业,不断引导学生学习。
 
训练思辨能力,养成思辨习惯
    在教学内容上,辛教授提出“破坏性创新教育”的观点,西方教育学家BLOOM的教学理论即认知、情意与技能。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礼乐射艺书数说的便是这个。“教材只是沟通的桥梁,想法才是重点。”辛教授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发挥想象力来传达理念并感动学生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课程大纲设计分享中,辛教授列举案例与师生分享三种演示教学文档的方法:故事演绎法、共振理论以及情境学习法。
    所谓教育,就是上施下效。教师们应该不假思索地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更多地进行自主探索。
 
如何让学生回归课堂
    教学设计与制作的主要实施对象是学生,教师需要创新思维,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同时增加其他领域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此外,辛教授还指出,学生是接受新知的,教学内容需要传达理念感动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关系。教材仅仅是教学的一种工具,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回归课堂,需要学生与教师两者的共同努力,需要两者的换位思考。
\辛教授在和教师们热情地交流

    讲座最后,辛致炜教授寄语新华师生:“坚持对教育理念的信仰,建立创新的教学方法,习惯继续优秀,并更加与众不同,才更加杰出,更有机会改变世界。”
\全场师生认真聆听讲座
 
(院记者站供稿 文/庞嘉颖 莫丽娜 图/林雪燕 潘紫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