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化、形象化、具体化的表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打造和提升国家、民族、社会、公民的思想及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既有战略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6月29日,广东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副团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冯永忠博士莅临我院,开展“为了成为有思想的民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讲座。
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冯博士分别阐释了“价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他认为,“人才是价值的标准,确立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民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提升国家、民族、社会、公民的思想水平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有思想就是有信仰、有精神、有道德、有价值追求。对国家而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全社会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支持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对个人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行为准则,能够约束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行为,维持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民的生活更幸福快乐,让人民看到未来的希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通过24个字来体现,还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冯博士通过实例向在场的师生娓娓道来。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
国家层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
社会层面要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在
公民个人层面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冯博士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要做到“真信”,确保心中相信,始终坚信;二是要善于“学习”,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和人类先进的文明;三是要积极“宣传”,通过各种场合、形势、机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要“践行”,努力做到身体力行;五是要“抵制”,抵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取向。
讲座现场
提问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冯博士一一作了解答。他强调,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努力做到“真信”和“真做”,要学会从自我做起,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主动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工作部部长林秋贵、院团委书记殷丹、院团委副书记代亮、各系团委书记及师生代表参加讲座。讲座由林秋贵部长主持。
合影留念
(院记者站供稿 文/孙骜 图/郭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