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我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于东莞校区举行了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与能力”为主题的学者讲坛暨教师培训讲座。讲座由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部主办,外国语言文学系承办。
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郭桂杭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我院教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外语系主任廖益清、系副主任黄继炎、英语专业副主任李贻、商务英语专业副主任何瑜、外语系办公室副主任欧衍伽以及外语系的教师代表与会。廖益清主任担任讲座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廖益清主任向学院老师们介绍了郭桂杭教授,并对郭教授的莅临表示欢迎。郭教授首先介绍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及学科建设情况,提出教师若想教出优质的学生,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同时也可借鉴广外外语系的主流教学方法。谈及学科定位,郭教授强调,商务英语是作为信息载体而使用的语言,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各高校应根据区域以及其师资特色设立教学方向,其中三门课程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国际商法。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思路,郭教授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建立更加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罗列几点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学科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提醒老师们思考如何进行好对传统英语到商务英语的过渡。郭教授指出,区域经济特点、师资、生源决定了教学培养模式,以广外商务英语本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其专业采用了英语与商科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与全英教学模式,突出“英语”为商务英语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培养应用型人才。
此外,郭教授以一项关于大学生应具备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教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方法,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也极其重要。郭教授表示,广外提倡“五种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广外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做法有:创建实习基地、注重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含人文社科文化知识等,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可延伸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研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谈及商务英语教师的发展,郭桂杭教授提出三大问题与挑战,提醒老师们关键是要找准定位,鼓励往自身研究方向发展,提倡团队教学。

郭桂杭教授发表讲话
廖主任指出,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为跨境电商,未来也将往CPU模式发展,从而慢慢地实现转型。同时建议老师们不能再只是充当“搬运工”的角色,更多的是要给学生灌输思想,帮助学生克服怯场等障碍;希望老师们能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有素养的学生。

廖益清主任对外语系的教师队伍提出新的要求
最后黄主任作总结致辞。黄主任表示,郭桂杭教授带来这场深刻且有意义的讲座让在座老师受益匪浅。谈及外语系的发展,黄主任寄语老师们教学时要化深为浅,让学生们更能接受,培养应用能力强的学生。黄主任指出,目前的教学法仍需改进,希望老师们能对学生的presentation进行更为专业的点评,并鼓励老师们要投入思考、互相交流学习,进行团队合作。

黄继炎副主任作总结讲话
教师代表提出自身存在的困惑并与郭教授交流
本次讲座旨在让外语系的老师们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有更加准确的定位,指导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及自身发展方面不断进步,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同时对进一步深化外语系的教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与会嘉宾合影
(外语系供稿 文/黄晓烁 图/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