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讲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华讲坛 >> 学者讲坛 >> 正文

陈瑞莲教授谈“现代化与现代化的误区”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11-25 [来源]: [浏览次数]:

   乘着校庆之风,11月20日下午,由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部主办,公共管理学系承办的新华学者讲坛之“现代化与现代化的误区”在东莞校区精彩开讲。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管理学系首席教授陈瑞莲担任主讲人,副院长许淑锐主持本次讲坛。
\ “陈瑞莲教授从何为现代化、现代化的误区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探讨,再层层递进细分现代化含义、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的模式与标准和中国现代化的历程等方面论述了讲坛主题。”
 
 
何为现代化?
    陈瑞莲教授引用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 “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所有领域的变化。”对现代化的定义进行了讲解,陈教授关于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的模式和标准、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等方面为在座师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现代化的误区
    陈教授着重与现场师生探讨了现代化的误区方面,并指出三个误区:现代化=经济化、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沦落与政府腐败问题。陈教授建议在追求现代化发展的同时需要避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单纯的城市化追求、道德滑坡和政府腐败等情况,吸取世界各国的经验与教训,寻找符合国情的中国现代化道路。
    互动环节中,老师和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大学生如何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问题,陈教授给予详细解答。她强调,文科生一定要具备三个技能:写、讲、做,同时要锻炼专业本领、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步伐。


\ 观众积极提问
 
    许淑锐副院长在总结中提到,陈教授采用辩证法与解题法为年轻教师和学生分析了现代化问题,浅显易懂,围绕“现代化”这个核心抽丝剥茧,同时还为我们论及“腐败”这一世界性的难题,让现场师生受益匪浅。他非常赞同陈教授对同学们“写、讲、做”技能的要求,希望同学们锻炼“一岗多能”的各项能力,做一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 讲座现场
\ 合影留念
 
(文/公共管理学系 /院记者站 陈敏 李诗瑶)
 

主讲人介绍:
    陈瑞莲(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管理学系首席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
   学术任职:曾任第三、四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社会与行政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社科界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学术顾问、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咨询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家、澳门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学会名誉会长等。学术领域为公共管理理论前沿与行政改革、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其中区域公共管理为国内首创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在内的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九项。
 
审校 | 吴晓宇
责编 | 沈美辰
新闻来源:http://www.xhsysu.cn/web/xbsz/G/xiwengonggao/1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