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受到了来自新加坡等新兴经济体的挑战,但凭借背靠大陆的优势,其地位仍然难以被赶超;澳门应适应新常态,进行适度多元化发展;制度创新是解决港澳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任务。——袁持平
10月15日上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系建系十周年庆典“经贸风雨同舟路”系列讲座在东莞校区隆重开幕。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任、国家智库粤港澳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袁持平教授应邀作题为《港澳经济及其与珠三角合作》的国贸专场主题讲座。讲座由国贸专业副主任吴喜龄主持。
袁持平教授主讲:港澳经济及其与珠三角合作
袁持平教授长期关注港澳经济与珠三角合作等学术领域。讲座中,他通过详实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图表,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香港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他认为,香港拥有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旅游中心的经济优势,同时存在产业空心化导致高失业率的隐患。近年来香港受到了来自新加坡等新兴经济体的挑战,但凭借背靠大陆的优势,其地位仍然难以被赶超。
袁教授认为,澳门经济中“博彩业”一业独大,带动旅游观光、酒店业等相关产业发展,财政收入贡献率达60%-70%,但从去年开始,澳门博彩业增长率已经连续18个月呈下降态势。袁教授分析认为,这与自由行收紧、金融管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相关,澳门应适应新常态,进行适度多元化发展。
袁教授结合港澳经济的特点分析了港澳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基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障碍,指出制度创新是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任务。
讲座现场
吴喜龄副主任作总结讲话,感谢袁持平教授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港澳经济发展的动态及其与珠三角合作的新趋势,推动了学生对经济学科专业前沿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研究,为我院师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主讲嘉宾简介:
袁持平,国家智库:粤港澳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经济学会理事;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委党校系统经济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专长于数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制经济学、世界经济、港澳经济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国家“985”工程研究项目,及国家“211”工程项目,主持广东省横向课题数十项,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研究港澳方面专著5部。
曾获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澳门特区政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香江观潮栏目特邀专家。
经济与贸易系供稿
文/吴喜龄 图/中大新华经贸系校友会 博易社
审校|吴喜龄
责编|李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