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讲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华讲坛 >> 学者讲坛 >> 正文

Prof. Peter J. Little AM:对自己未来职业建立研究计划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4-03 [来源]: [浏览次数]:

4月2日下午,主题为“对自己未来职业建立研究计划——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我所希望别人告诉我的事”的讲座在我校东莞校区定静楼②A201精彩开讲。此次讲座诚邀现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健康与行为科学学院药学院院长、糖尿病并发症课题组组长、澳大利亚脉管和糖尿病信号转导研究的学科领头人、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兼职教授、我校药学院首席教授Prof. Peter J. Little AM担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副主任李贻担任主持人,外国语学院办公室主任欧衍伽以及外院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首先,Peter教授对所任职务的专业建设成绩和个人学习经历这两个方面展开阐述,他认为,他自身的经历并不全都适用于在座的每个同学,但鼓励同学们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以及习惯,取其精华,认真思考,融为己用,这对未来的工作或学习都有所裨益。

Prof. Peter J. Little AM精彩开讲

接着Peter教授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经历。他谈道,他的人生座右铭是约翰·列侬的“Don’t let life be what happens to you whilst you are waiting for something else”(不要让生命成为你在等待别的事情时发生的事),在职业和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的他一直铭记这句话,勇敢地挑战新事物,不断学习和尝试。在取得学士学位后,他不仅为知名企业Abbott Pharmaceuticals公司效力,参与研发了一款新型SELSUN洗发水,还在糖尿病领域的项目研究中作出了自己的科研贡献,他曾担任过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基金会主任和昆士兰大学药学院院长,后被应邀到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担任药学院首席教授。

Peter教授用自身学业和职业经历告诉同学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荆棘,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调整好自己,时刻准备迎接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Peter教授说:“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为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减少阻碍。”Peter教授希望同学们要相信自己,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和职业计划并通过借助他人或自我的审查来不断修改完善目标和计划。随后,Peter教授重点强调,光有目标和计划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深入思考和付出行动。

谈到如今中国的就业前景,Peter教授说:“目前中国就业环境呈现出较好的趋势,不仅有政策的扶持,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看待生活的态度,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对如何规划我们的人生和事业的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Peter教授给出四点建议:远阔的视野和雄心(Vision)、相应的领导能力(Leadership)、政治的敏锐性(Political Acumen)和不断的坚持(Persistence)。Peter教授解释道,远阔的视野和雄心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找到适合自身的目标、计划和实现策略;相应的领导力和政治敏锐性不仅能在你举棋不定、烦闷苦恼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能使自己抵御那布满在成功道路上的迷惑,从而冷静地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行动。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付出努力。因为在这个世界,那些坚持不懈的人,往往能被善待。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在自由提问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何适应陌生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如何克服学业和职业上的困难”、“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职业”、“大学生毕业后该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等问题,Peter教授回答道:“尽管求职道路很艰辛,但在朋友与家人的帮助下,自己在不断地摸索和进步中慢慢成长。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不应害怕挫折和失败,而向它们投降,迎难而上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Peter教授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接触和学习到很多从未涉足的领域,大家在享受这个过程时,也就可能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他希望大学生能发奋学习,做更多的尝试来充实自己,点亮未来事业和人生道路上的明灯,绽放自己的光彩。

外院学子自由提问环节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大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对人生的规划有了更深层的认知。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开拓视野,争取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不断提升自我。

Prof. Peter J. Little AM与在场的师生合影
外国语学院记者站分站供稿  
文/谢文娜 陈思仪  
图/黄靖  
审校|刘婉莉  
责编|杨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