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讲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华讲坛 >> 学者讲坛 >> 正文

经贸学院院长袁持平教授开讲“学术强院、科研兴院——以经贸学院创新强校项目申报以及进展为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4-1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响应王庭槐校长提出的“学术强校、质量立校”方略,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4月18日下午,经济与贸易学院(以下简称“经贸学院”)院长袁持平教授在东莞校区格物楼②B301开展主题为“学术强院、科研兴院——以经贸学院创新强校项目申报以及进展为例”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科与科技管理处、教师发展中心、经济与贸易学院联合承办,经济与贸易学院校友联合会工作组协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彭建平教授、经贸学院教师出席讲座。

袁持平教授谈经贸学院创新强校项目申报情况

讲座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经贸学院近年项目概况、人才建设方略、创新强校协同育人平台项目概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概况和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公共管理》的开展情况。

袁持平首先介绍经贸学院近年项目概况和人才建设方略。袁持平说:“从经贸学院项目统计情况表中可知,近五年,在校领导和院领导的指导下,学院获批科研项目实现逐年递增。其中,2017年获批项目达20项,项目经费总计302.3万元。”袁持平强调科研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研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经贸学院应坚持“人才立院”,保持“传帮带”传统,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学校“双百计划”、“博研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科研能力,以研促教。

接着,袁持平以创新强校协同育人平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公共管理》三个项目为例,介绍了项目的思路、内容框架、预期成果,并分享申报经验。在协同育人平台项目上,袁持平指出项目以国家和广东省政府的产业政策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校内协同(校内学系协同、校内外师资协同、校企协同)为基础,突出了协同性与育人目标。目前,项目在实训平台构建、实习基地建设、以赛促学、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教改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

在场教师认真听取袁持平教授所分享的项目申报经验

随后,袁持平介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袁持平表示,该项目旨在打造结构合理、能力互补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同时优化专业课程群,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推进应用型本科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推进实验、实训和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推进实施教学管理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考评体系改革。

袁持平向大家分享了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公共管理》项目开展情况。袁持平说:“项目在2016年12月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是2016年高校新增特色重点学科。该项目分五大核心模块,分别是公共卫生危机与应急管理、财政危机与应急管理、金融危机与应急管理、经济危机与应急管理以及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截至目前,该项目组已取得以下阶段性成果:顺利召开多次研讨会;五个子项目已通过评审;开设学术讲座两场;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三个专业已有154名学生确认选修该项目所设置课程;‘一网四库’也在建设中。”

管理学院彭建平教授(右)与袁持平教授(左)进行探讨

讲座最后,管理学院彭建平教授与袁持平教授就如何以研促教、培养研究型人才、提升学院综合竞争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加强两院合作提出建议。

本次讲座以经贸学院创新强校项目申报以及进展为实例,重点强调了“学术强院,科研兴院”的重要性和决心,令在座教师深受启发,对经贸学院学术科研发展和师资力量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启迪意义。

参与讲座的经贸学院教师代表合影
经济与贸易学院供稿
文/林月欣(博易社) 黄燕娟 潘怡吉
图/凌宇坤 马嘉仪 巢凯悦(博易社)
审校|袁持平
责编|杨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