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2024三下乡丨寻路东江筑梦非遗突击队:筑梦东江,非遗启航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9-12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2024年暑期,广州新华学院组建64支青年突击队,共913名师生奔赴基层。

各突击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专项行动,多视角、多维度地关注社会问题,围绕岭南特色农业、特色海洋经济产业、地方特色制造业、文化创意、非遗传承、乡村规划、乡村文旅、健康养老、南澳县基础教育帮扶等九大方面开展志愿实践服务,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积极响应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努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州新华学院寻路东江筑梦非遗突击队于7月10日启程前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展开以“溯东江之源,扬非遗之帆”为主题的实地考察及调研活动,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东江文化。通过这次活动,突击队不仅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为当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突击队重点对东江水路歌进行整体调查和口述历史的记录,通过访谈东江沿岸的古村、古码头和古镇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手工艺和宗族社会情况,同时他们记录了当地居民丰富的口述历史,以推动东江文化与文创的深度融合。

活动过程中,突击队来到河紫路居委会,深入探访了水上旧居民,重温了那些曾在波涛之上、船舱之间书写的生活故事。通过对王添花爷爷和何亚长奶奶的访谈,队员们了解到水上居民的真实生活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激发了队员们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决心。

王添花爷爷向突击队员讲述故事

在南园古村的调研活动中,突击队对古村的历史建筑、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与古村负责人和村民的交流,队员们发现了新业态咖啡馆、茶馆等的开发情况,以及文创产品的创新之处,这些都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突击队还参与了客家织染工艺的学习和体验,提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希望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发展。

突击队员与潘小科书记交流

通过调研,突击队发现糖巢创客社区致力于成为东江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他们通过建立自己的IP基地平台来促进文化、品牌、人才和产业的发展。此次访问让突击队思考了该社区如何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

刘长江老师向突击队员介绍糖巢社区规划

突击队还在贝拉小镇探索了东江沿岸的文化和乡村振兴情况。通过与村委会黄国衍主任的访谈,队员们了解了龙利村的历史背景以及贝拉小镇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突击队还访问了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学习了东江水路歌,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困境。

队员与黄国衍主任交谈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丰富了队员们的经验和视野,增进了对东江沿岸地区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的理解。突击队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这些成果不仅为东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升了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了文化自信。

未来,突击队期待能继续开展更多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突击队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突击队员在贝拉小镇合影

寻路东江筑梦非遗突击队供稿

文/谢晖恩

图/肖陶 余晓涵 陈晓川 郑丹玉

初审|龙子瑶

编辑|何宛桢

责编|刘赟

审校|吴桂玲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