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2024年暑期,广州新华学院组建64支青年突击队,共913名师生奔赴基层。
各突击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专项行动,多视角、多维度地关注社会问题,围绕岭南特色农业、特色海洋经济产业、地方特色制造业、文化创意、非遗传承、乡村规划、乡村文旅、健康养老、南澳县基础教育帮扶等九大方面开展志愿实践服务,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州新华学院锦绣高凉社会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于7月11日至20日前往茂名市高州市宝光街道,协助当地开展以“医疗下乡”为主题的健康服务活动,对当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展开调研,探索如何多元化地完善当地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联合义诊,关爱长者
突击队联合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分别前往丁堂村、程村开展“三下乡”健康服务活动。医生耐心细致地为当地病人进行问诊,并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突击队员为当地老人测量血压,并一一解答老人关于健康的种种疑惑,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在丁堂村、程村及宝光街道敬老院,突击队员使用推拿法、贴耳穴压豆疗法、艾灸法,以及超声波理疗等让村民体验了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疗效,了解中医在保健与治疗上的独特价值。“国家培养了你们这群懂得灵活运用医学知识、造福百姓的优秀青年。”村民纷纷表示感谢,让突击队员深刻体会到服务基层、传播健康知识的意义所在。

突击队员为丁堂村村民进行艾灸、推拿
八段锦韵,颐养身心
鉴于老年群体的特殊体质与健康需求,突击队精心策划了一场“八段锦养生小课堂”。八段锦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心肺机能,增强肌肉力量,还能显著提升关节的灵活性。
活动现场,老人精神矍铄,排列得整整齐齐,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盼。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编织着健康与幸福的纽带,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人文关怀紧密相连。

突击队员在敬老院教学“八段锦”
健康讲堂悦老心,居家康复乐晚年
为了将这份关怀延续至更广阔的乡村角落,突击队策划了一场旨在提升村民健康意识的“健康乐龄小课堂”。突击队员为老人分发涵盖日常保健、疾病预防、合理膳食等多方面知识的《身心健康指南》,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各种慢性病的危害、根源及预防之道。随后,突击队长为老人重点介绍了钟摆训练这一简单易行的居家康复方法。钟摆训练通过缓慢、有节奏的动作来增强肩部和手臂的灵活性,减少僵硬感,不仅有助于放松肩颈,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在队长的悉心引领下,老人纷纷尝试,表示这种训练既轻松又有效,日后将坚持练习。

突击队长主持“健康乐龄小课堂”
调研养老实情,绘制幸福蓝图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养老服务持续优化升级,突击队对丁堂村、程村、旺利村的村干部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当地养老服务实施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随后访问了敬老院彭院长、高州市人民医院梁励风医生、林慧苗医生及宝光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从管理与医疗双重维度剖析“医养结合”模式在乡村的实践效果与改进空间。
此外,突击队还对当地老人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其实际情况与生活需求。现已收集103份问卷调查,每一份都是对乡村养老现状的深刻反映,为突击队调研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基于对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突击队将挖掘出乡村养老服务中的亮点与不足,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改进建议。
三下乡期间,突击队的足迹遍布乡间小道,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医养结合”这一创新模式在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布方面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突击队员纷纷表示,未来,突击队成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投身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与优化之中,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突击队与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大合照
锦绣高凉社会突击队供稿
文/李文婷
图/廖雅兰 徐钰梵
初审|龙子瑶
编辑|何宛桢
责编|刘赟
审校|肖晶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