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2024三下乡| “七月流火”社会实践队:深度调研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8-20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2024年暑期,广州新华学院组建64支青年突击队,共913名师生奔赴基层。

各突击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专项行动,多视角、多维度地关注社会问题,围绕岭南特色农业、特色海洋经济产业、地方特色制造业、文化创意、非遗传承、乡村规划、乡村文旅、健康养老、南澳县基础教育帮扶等九大方面开展志愿实践服务,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7月12日,广州新华学院听力与言语科学系“七月流火”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师生走进著名侨乡——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建设。

8d353e38976c592a673869418b1269b2_

实践队成员合照

瓜岭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落,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岭南水乡的历史风貌,是广东省著名侨乡、广州唯一的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发展轨迹。近年来,瓜岭村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不断挖掘文化旅游内涵,深入推进“旅游+”发展战略,推出“非遗+文旅”精品旅游开发、乡村文化寻味体验、生态乡村特色休闲体验游等多种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构建起了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为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灰塑体验与传承

灰塑是‌广东省广州市民间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不仅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雕塑艺术,而且还体现了实用的建筑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祠堂、寺观、豪门大宅等建筑的装饰中。瓜岭村保留有很多明清时期的民宅、祠堂,这些古建筑的屋檐上极具岭南特色的灰塑,让祠堂的一角变成历史艺术品。

7月13日,实践队亲自体验了灰塑的制作过程。大家在灰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亲自动手,从勾勒线条到调配色彩,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这项传统艺术中,深切感受到了灰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在精细的雕刻工艺碰撞中展现出的中式美学独有的浪漫与手工匠人精益求精的品格。

今后,实践队将把灰塑作为瓜岭村的一个文化品牌,加大对其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观光体验,从而带动瓜岭村的乡村振兴建设。

2cadc9c842d076151cfe5042091e4da2

实践队成员在灰塑创作中

04afbd2faa5b7f3566b76aa840e90bd8_

实践队成员制作的灰塑成品

乡村民宿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瓜岭村的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憩之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民宿在保留当地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体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队与当地民宿老板、手工艺人和村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实践队还拍摄了一个宣传片,展示民宿的建筑和内部设计、游客参与制作手工艺品等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通过宣传片的投放,实践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瓜岭村,了解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同时为瓜岭村的民宿带来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72ec1330e7ecb1593a82789816ecb114

实践队采访吾乡瓜岭精品民宿曾经理

科普教育与健康意识提升

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在瓜岭村举办了以“青少年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健康知识,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健康知识储备和安全意识。

3d509d14a800042825cf0bd53b3261c8

实践队员科普急救方法

活动通过介绍急救知识、人体器官功能以及听力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公众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健康意识。实践队成员采用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的方式,让参与者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急救技能,有效提高了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此外,实践队成员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为当地民众讲解保护耳朵听力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电耳镜检查和听力保护宣讲,提高居民对听力健康的重视。

b63955def0d67ec06cc382c005d2bef6

实践队员使用电耳镜检查耳部

探秘紫砂壶艺术

活动期间,实践队拜访了当地制作紫砂壶的师傅,深入了解了紫砂壶的精湛工艺。

9bf0570d785a65ae99ef64a39691f40c_

紫砂壶师傅直播展示紫砂壶

紫砂壶制作师傅向实践队同学展示了紫砂壶的选材过程,他告诉同学们,优质的紫砂泥是制作出一把好壶的基础。他详细讲解了制壶的每一个步骤:从泥条的成型、壶身的塑造,到壶盖的精确配合,每一步都需要极高的技艺和耐心。在雕刻环节,师傅展示了如何在壶体上刻画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美观,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紫砂壶的烧制过程同样重要,它决定了壶的最终色泽和质地。每一把壶在经过高温烧制后,都会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光泽。他还提到了紫砂壶的“养壶”过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壶体会逐渐吸收茶香,变得更加温润,这也是紫砂壶独有的魅力之一。

a03155a85f766d0eb959446333f8453a_

紫砂壶展示

通过当地民宿老板潘总的介绍和紫砂壶制作师傅的详细讲解,实践队成员对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被他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坚守所感动。这次参访让实践队员领略到了紫砂壶的艺术之美,也让队员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

007bd2854f59be92da64372902dd71ab_

团队成员采访潘总

实践队成员们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服务社会,同时锻炼了自身能力,并加深了对国家和民众情况的理解。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他们将致力于在人民中扎根,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保持初心,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七月流火”实践队供稿

文/钟紫怡

图/胡画

初审|朱林峰

编辑|何宛桢

责编|刘赟

审校|刘静丽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