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强化青年责任担当,2023年暑假,广州新华学院开展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0支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贴合乡村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层贡献“新华力量”。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的要求,加大我省学生资助及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2023年“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的通知》,广州新华学院村香晨韵社会实践队于7月16日至21日在广东省普宁市占陇镇下寨村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普宁共青团、普宁市大学生发展促进会、普宁市占陇镇团委及下寨村党委的大力支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方式,使本次“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宣传效果较佳,覆盖面较广。

下寨村党委书记陈喜亮同志、第一党支部书记陈伟彬同志对实践队开展资助宣传活动表示肯定
资助宣讲入人心,携手筑梦求学路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促进国家资助政策的普及,在占陇镇团委、下寨村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实践队于7月16日在下寨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设立了“资助政策咨询点”。
7月16日一早,实践队便前往下寨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宣传摆摊做好前期工作。为了更好地达到宣传效果,实践队在宣传摊位上摆放宣传展架、宣传手册等资料,并张贴宣传横幅,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咨询。在宣传过程中,实践队根据村民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宣传方法,向当地村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

实践队布置“资助政策”咨询摊位
在摆摊宣传过程中,有部分村民主动来到摊位前进行咨询,实践队耐心地向村民介绍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的内容,并发放宣传手册。让更多的家庭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了解国家资助政策。

村民在摊位进行“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咨询
同时,为了使资助宣传面更广,实践队还通过走访入户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国家资助贷款的宣传力度,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知名度。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遇到了一位老奶奶,据了解她的孙子今年刚高中毕业,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也较为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实践队成员详细地介绍了国家资助和入学贷款政策,并给老奶奶派发了宣传手册。
实践队坚持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在普宁市占陇镇下寨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线上宣传主要通过在公众号平台上发送宣传摆摊预告以及发放关于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问卷调查。通过前期的调查问卷和线下走访,了解到占陇镇当地村民对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可见资助宣传下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资助育人共成长,助学筑梦显担当
广州新华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各类资助育人系列活动,如“助学·筑梦·铸人”资助月主题宣传活动等,通过资助育人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诚实守信、感恩奉献等方面的积极意识,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资助育人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展示平台,切实发挥育人功能。
本次“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下乡行”活动中,村香晨韵社会实践队成员来源充分体现了资助育人的成效,实践队中有成员申请过生源地助学贷款,正是有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才有了他们如今的成就。
实践队采访了申请过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谭同学,她表示:“我十分感谢党和国家给予我的帮助,正是有了国家资助政策,才能让我享受这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因此,在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回馈党和国家。当我听说有资助政策下乡的活动,我马上就报名参加了,我希望能有更多学子因国家资助政策的受惠而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谭同学此次作为资助政策宣传大使进行下乡,尽显初心与担当。
“资”润幸福生活,“助”力美好未来。广州新华学院中文系村香晨韵社会实践队通过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光照亮到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的身边,推动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村香晨韵社会实践队大合照
村香晨韵社会实践队供稿
文/谭芷晴
图/雷锦桐、谭芷晴、许派铄、李佳慧
审校|杨帮琰
编辑|何宛桢
责编|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