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落实省教育厅印发的“守护钱袋子,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的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对于校园贷和电信网络诈骗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提升师生金融安全知识,6月16日,由广州新华学院保卫处、健康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健康学院团委联合中国民生银行三元里支行在学校广州校区举办了“树立理性消费观,远离非法校园贷”主题讲座。
讲座特邀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授课讲师程圆主讲,中国民生银行三元里支行行长陈春敏、副行长李立志,我校保卫处副处长谢亮、总务处副处长赖少雄、健康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蔡灿及师生代表参与线下讲座,其余师生以线上参与的方式观看了会议直播。本次讲座活动由谢亮主持。

讲座现场

线上分会场

程圆作“树立理性消费观,远离非法校园贷”主题讲座
中国民生银行三元里支行行长陈春敏作总结发言

学校保卫处副处长谢亮发表讲话
讲座伊始,程圆通过在支行网点一线工作发生的真实事例向学生讲述了网络贷款的常用伎俩以及给家庭带来的危害。接下来,程圆就校园贷的定义、套路形式及类型作了说明,借电视剧《扫黑风暴》中的警醒案例生动形象地解读了“美丽贷”“裸贷”后果危害,加深了同学们对非法贷款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识别校园贷并加以防范。
程圆还列举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方式、诈骗手段及其危害。针对学生群体易遭受兼职刷单、购物退款、公检法电话诈骗、医保社保诈骗等十种常见诈骗套路,将真实案例与大数据结合,解读了诈骗行为背后的运作方式和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特征,程圆指出,防诈骗要做到八个“凡是”——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都是骗子;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都是骗子;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都是骗子;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或转账,都是骗子;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都是骗子;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都是骗子;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或转账,都是骗子;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都是骗子,更好做到“四不一要”——“不汇款、不轻信、不透露、不轻易点击链接”并“要及时报警”。
同时,程圆还根据同学提问,详细分析了如何区分银行卡的种类等金融知识,对帮助大学生提升金融安全知识,树立反校园贷的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春敏对本次反诈宣传讲座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讲座案例内容丰富充实,案例生动易懂,引人深思,同学们热烈讨论并主动分享身边诈骗案例,使得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陈春敏再次强调,同学们要时刻警惕,注意甄别各类电信诈骗,提高安全意识,守住“钱袋子”。
谢亮对中国民生银行三元里支行带来这场以案说法、以案警示的反诈知识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醒在校大学生们要格外增强防范意识,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接听“96110”来电(110预警),仔细甄别电信诈骗,自觉规避诈骗陷阱。他强调,为有效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格局,避免自己和他人上当受骗,同学们要争做防诈骗宣讲员,多宣传、多留意、多了解、多向亲朋好友做好防诈骗宣讲,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此次讲座作为“反诈知识进行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和“我为师生办实事”的活动之一,讲座内容警示性强、教育性强,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学生防范校园贷款和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的意识和能力,对筑牢我校防范诈骗的坚固屏障,构建更加和谐稳定校园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学院供稿
文/郑良莹
图/陈婕
审校|谢亮 蔡灿
责编|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