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15日,继2014年成功举办首届“广州国际护理教育论坛”,广州国际护理教育论坛组织委员会继续联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在粤举办第二届广州国际护理教育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本次论坛以“2015大健康时代的国际护理教育及实践”为主题,在佳润云凯酒店主会场组织10场专题学术报告,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分会场组织2场教学实践经验交流活动。
14日上午,论坛主席、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姜安丽作《我国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探讨》专题报告,从国情、资助分析和新技术三方面开展社区护理研究热点分析。报告透过“本世纪护理教育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对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地探讨。本场报告会由“论坛”主席、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国家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主持。单元主持人为论坛主席、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医学系首席教授李亚洁。
姜安丽教授做专题报告
姜安丽教授指出,随着21世纪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成立,提出新一轮国际医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21世纪全球卫生系统的复杂性增高,医疗卫生的成本也越来越高,需要整合的护理教育,对卫生人才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以人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本质,需要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护理人才,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的培养目标,实现转化式教育。我们处于相互依存的世界,需要全球化医学教育的视野,必须培养具有全球观念,具备在全球信息和知识流动条件下胜任工作的护理人才。
姜安丽教授阐明,随着护理学在2011年正式发展成为国家一级学科,我国护理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完整的护理学学科体系,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IT技术的教育资源共享运动,有序推进护理学专业教育认证。亟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目标,实现转化式教育。
在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上,姜教授提出,要根据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理顺或重构全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观点。具体措施从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采取具有转化式学习功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习的过程,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考评模式,营造有利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教育环境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操作,从而推进我国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
(宣传与新闻中心供稿 文/谢晶晶 记者 何晓苑 图/记者 徐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