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张紧跟教授作题为《城镇化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创新》的报告。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张紧跟教授作主题报告
快速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镇化飞速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率已经从1979年的18.96%跃升到2014年的54.77%。快速城镇化不仅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会给地方治理带来诸多挑战。快速城镇化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通过深化地方治理结构创新以适应珠三角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思考探索的问题。
张紧跟教授以广东珠三角地区为例,介绍了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治理结构所做的三个方面的改革:纵向放权、深化行政区划改革、推进城市群治理。这些改革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创造性,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并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了城镇化水平,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他指出“珠三角虽然已成为全球最大城市片区,但城镇化质量仍不高。在城镇化进程中背离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存在着如过分依赖于土地财政、环境污染严重、缺乏全域规划与有效的城市群治理、发展主义疲态尽显等问题。
地方治理结构转型需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
珠三角持续的治理结构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成就了其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但新型城镇化与既有珠三角地方治理结构之间出现了诸多不匹配。为此,张紧跟教授认为,创新地方治理结构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应成为珠三角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教授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现有基于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地方治理结构应该适应新型城镇化而转型,以适应交易属性变化而形成合适的治理结构。城镇化的发展给地方政府的治理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应该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型城市治理联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创新城市群区域治理来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
最后,张教授提出了创新珠三角地方治理结构的基本思路:
首先,建设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城市治理联盟。
其次,推进珠三角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一,确立法治与民主作为基石的城市治理原则。第二,健全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协作治理。第三,创新城市政府治理结构。
最后,创新城市群治理。一是强化广东省人民政府对珠三角城市群治理的调控能力。二是完善城市群治理的组织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城市群治理中的利益协调机制。
张紧跟教授的报告以广东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例,从多角度分析了城镇化的发展与地方政府治理的改革趋势,为城镇化与地方政府治理结构创新提供了基本思路。
(文/公共管理学系 汪玉叶 图/院记者站 冯展豪)
校审∣刘艳芬 赖卓玲
责编 | 李波 林奕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