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创立于2005年,是我院最早成立的学系之一,现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在校总人数1038人。
建系十一年来,传承中山大学中文系优良办学传统,坚持学院“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的总方针,中文系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重立德树人,强专业基础,抓三头三文,走岭南田野”的特色办学之路,专业建设富有成效、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学践能力突出的优秀中文人才。
■学术强校:强化教师学术素养,培育特色科研平台
中文系已初步建成一支年龄、学缘、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授28人,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3名,讲师14名,助教6名。其中有参与国家重大课题项目、学术造诣深厚的顶尖学者,也有毕业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博士和硕士。中文系常年特邀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团队为青年教师示范课堂教学、指导学术科研,并有计划地输送教师外出访学进修,努力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综合素质。
利用中山大学中文系办学师资和地缘优势,中文系筹划并逐步建立起由系正副主任、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中山大学语言学专家庄初升教授(珠江学者)、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顾问陈炜湛教授主持或参与指导的“广东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华学院站”、“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中心”四大科研平台。依托上述科研平台,近两年,林玮、王惠老师已成功获得两项广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立项,陈小辉博士、程露博士也已在学界初步崭露头角。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华学院站挂牌
■质量立校:立德树人学践并行,“三头三文”注重写作
中文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教文教人”的办学理念,同时结合独立学院重视应用实践的特色,建立起了极具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既包含文化修身类、中文六大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还包括应用性极强的实操课如新闻写作、节事策划、演讲与口才等,并逐步推进一批独立学院本科教材的编写。
为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中文系尤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大学四年形成了百篇作文、书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强化写作训练制度,该制度与全程导师制相结合,老师不但指导学生为文,还指导学生为人。另外,顺应社会需求,中文系强调学生三头(笔头、口头、指头)三文(作文、古文、英文)能力锻炼,努力培育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中文人才。
■特色兴校:田野调查深入岭南,科研促进实践能力
近年来,中文系走出了“在应用型科研中锻炼提升学生学研、实践综合素质”的特色办学之路。立足广东地缘,中文系组织学生成立了广东木偶戏研究兴趣小组、广东木鱼书研究兴趣小组、广东语言生活调查小组、麻涌水乡文化研究兴趣小组和麻涌籍作家古诗词整理汇编小组,由专业教师全程带领开展相关领域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五个科研调查小组近年陆续产生了一批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学生研究成果。2016年,中文系还承担了广东省方志办的“广东自然村历史人文调查(麻涌镇)”的项目,共有50名师生参加。应用型科研既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组织领导、交际沟通、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此外,在“学生系列写作训练”部分,中文系从2010年起开展“广东之‘名’”寒暑假家乡调查征文活动,并将学生撰写的广东名人、名景、名食、名居、名俗的优秀习作集结成《广东物华录》,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连续出版三辑。该调查活动有效融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于一体,已成为中文系学研实践相互促进的出色成果。
《广东物华录》
■开放办校:整合校外优势资源,推进就业平台建设
近年来,中文系积极开拓协同育人途径,走出去,请进来,实施“一线专家进课堂”和学生集中实习计划,陆续引进知名媒体、文创机构专家来校讲座,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实习基地建设,与南方文交所文创中心、今日头条、南方都市报、天河明珠中英文学校等均建立了学生实习协议,鼓励学生集中实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就业平台。
■就业报告
考研录取率高 毕业生就业质量好
截至2016年6月,中文系已培养毕业生8届,总计762名。其中有41名学生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此外,政府事业单位文秘、新闻媒体、教育机构成为中文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出口。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优秀的实践能力,中文系历届毕业生得到了相关就业单位的高度认可和青睐。
2011届中文系翁健盈,供职单位:汕头电视台
■学系品牌
广东文化考察
2010年至今,中文系形成了学生品牌文集《广东物华录》(目前出版三辑),此外,通过广东文化考察,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科研成果,主要有:学生骆凤与导师林玮共同署名发表的《龙川戏木偶戏调查与研究》(《粤海风》2015年第6期);学生洪敏君与导师张翠玲共同署名发表的《潮阳木偶戏的历史、艺术形态及传承危机》(《齐齐哈尔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3级学生李文杰负责的“广东木偶戏的民俗文化特征研究”项目成功获得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攀登计划)(经费1万元)。
分身剧社获国内大戏节最高殊荣
分身剧社是2011年5月,由中文系戏剧爱好者自发成立的学生戏剧社团。社团成立至今仅4年,便陆续创作演出话剧作品13部,并迅速从校内公演、中山大学中文堂演出走向广州大学生戏剧节和“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的舞台。2014年改编作品《人间童话》获广州大学生戏剧节优秀综合表现力演出奖,2016年7月,原创作品《我要上天的那一晚》赴京展演,荣获“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分身剧社参加金刺猬合照
■访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张均教授
张均,1972年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学术专著5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24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学术选刊转载,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尽责守护前人梦想,行为示范教书育人
“用心”坚守新华创业之志,夯实科研强化实践育人
儒雅的风度、腼腆的笑容,话语不多却平易近人,这是张均教授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武汉大学工科出身的中文学者身上,始终保留着“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工科务实精神,但又拥有一颗对爱好与梦想执着追求的赤子之心。
2013年上半年,在与时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副院长、原新华学院中文系主任李中生教授的几次接触中,张教授对中山大学的独立学院办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而正如张教授所说,促使他加入新华学院中文系的真正原因不是别的,正是“深为独立学院创业者们矢志于独立学院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从罗锡诗、陈梓权到李中生,诸位前辈对独立学院中文系发展倾注的心力,让他感到教育创新任重而道远,但同时激发起他坚守这份梦想的激情与信念。
从出任系主任之日起,张教授便和夏茵英、李铭建两位副主任一道,多方收集国内独立学院中文系办学经验,在与学院创业前辈的多番商讨下,开始以“强化教师科研、注重学生实践”为中心的学系建设工作。
张教授始终认为科研是本科教学的基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因此他不惜时间精力,与系里每一位青年教师认真谈话,为每位老师的科研方向提供指导和建议。与此同时,他寻途径找资源,在系内初步凝聚形成了广东现当代文学研究、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方向,并邀请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从而为中文系教师的科研发展和学科长远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张教授主张“强专业基础,重实践应用”的原则。除坚持推行“百篇作文+书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系列写作训练外,张教授带领全系老师为学生组建科研兴趣小组,走访岭南田野,开展应用型学术研究,将学生的学术能力训练与实践综合素质锻炼融于一体,探索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和路径。
执教三年获誉中文“男神”,学养为人感教新华学子
用心、尽责作为一种习惯,从学科建设延伸到张教授的课堂里。在新华中文系学生中,张教授被誉为“中文第一男神”,他的讲学风采与人格魅力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已毕业两年的中文系学子吴桂玲对张教授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教学风姿印象深刻,她深感能在独立学院的课堂里聆听国内知名教授学术底蕴深厚又生动有趣的授课是一件终生荣幸的事。而在2014级学生麦舒瑜心里,张教授是一个在学术和为人上都有态度、有坚持的人。“他的教学课件实时更新,融学术前沿和他自己最新的学术成果于其中,他对学术问题的分析体现出他的独立思考,他的观点阐述逻辑严谨、一丝不苟,给人认真踏实的感觉。他对待学生特别耐心、温和宽厚,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做人做事的态度”。
而在十余年的高校教学生涯里,张教授表示自己只坚持着一条简单的目标,那就是自己的教学一定不能辜负爱学想学的学生。无论中大学子还是新华学子,他都要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最好的,而恰恰在这个过程里,他把踏实、专注、坚持的学术态度和做人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学生。
独立学院作为国内高等教育的新兴模式,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都走在一条创业的道路上。创业需要勇气,但更需要积跬步以致千里的意志和实干精神。对于新华学院和中文系的未来,张教授表达了朴实的心愿也是他的一份态度承诺:“一个值得期待的梦想,一颗不浮躁的心灵,一份琐碎细小的满足,只要有这份踏实的心意和精神,无论学科建设还是学院发展,我想都会越来越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