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飞舞,旭日华阳。11月18日,广州新华学院建校20周年发展大会暨大湾区教育论坛在该校东莞校区举行。会上,“中国产学研空中物流与无人机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同日,广州新华学院还在东莞校区举行了新图书馆启用仪式。

建校2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近7万名毕业生
11月18日上午,广州新华学院建校20周年发展大会暨大湾区教育论坛在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举行。
广州新华学院党委书记郝登峰在大会现场宣读了来自中山大学、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等多家单位的贺信。

广州新华学院党委书记郝登峰主持大会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回顾了二十年前参与学校筹建的难忘岁月。他特别肯定了学校立足大湾区、产教深度融合的先行优势,指出学校获批首批“中国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在空中物流与无人机领域取得突破,并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在广东民办高校中表现突出。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指出,广州新华学院传承中山大学优良基因,秉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宗旨,实现从单一校区到穗莞两地协同办学的跨越,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现了广东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他表示,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广东民办教育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跨越。

广州新华学院董事长刘荣海
广州新华学院董事长刘荣海说,二十年前中山大学与广东东宝集团携手创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从2005年首批招生,2021年成功转设,至2025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评估,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向未来,刘荣海表示董事会将坚守“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宗旨,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升办学质量,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贡献力量。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系统回顾了学校二十年发展历程与成就。他强调,学校二十年来坚守育人初心,办学理念从“质量第一”到“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特色”夯实内涵,打造高水平师资,建设一流课程平台,推动科研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近七万名毕业生。面向未来,广州新华学院将锚定国家战略,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师资科研,拓展开放办学,开创更加广阔崭新的未来。
兄弟院校代表、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春阳高度肯定了广州新华学院成为广东民办高等教育标杆的办学成就。刘春阳特别提到两校近期签署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认为这是双方深化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他期待两校未来在学科共建、科研协同和人才共育等方面进一步携手。
国际合作院校代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罗纳德·安德森教授结合自身在五国多所高校的教学经历,充分肯定了新华学院在学生规模、课程体系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安德森教授特别指出,新华学院在育人模式上展现出注重全人教育、校园共同体建设以及紧密响应社会需求的鲜明特色。他相信,这些特质将为新华学子迎接未来挑战、实现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产学研空中物流与无人机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
大会现场举行了“中国产学研空中物流与无人机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该实验室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指导下,由广州新华学院联合广东省科学院、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及多家无人机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特聘专家刘延宁,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广州新华学院董事长刘荣海、校长王庭槐,联合实验室主任、广州新华学院副校长姚正安共同为实验室揭牌。实验室的揭牌标志着广州新华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崭新一步。
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新图书馆启用仪式举行
大会后,广州新华学院在东莞校区图书馆正门前广场举行图书馆启用仪式。

图书馆启用仪式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表示,新图书馆的落成是献给建校二十周年的厚礼,标志着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馆内近200万册藏书、智能系统与研讨空间共同构建了有温度、有底蕴的育人环境。他特别提到,众多老专家与友好单位无偿捐赠毕生珍藏,体现了学术血脉的薪火相传,而延续十五载的“读书节”也将借此平台焕发新活力。


图书馆
王庭槐强调,新图书馆是学校优化育人环境、深化内涵建设的“里程碑”,将为学校服务大湾区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坚实支撑。他勉励全体师生永葆对知识的尊重、对创新的渴望,在书香中共同书写崭新篇章。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师生们一同走进图书馆进行参观。新图书馆设计独具匠心,融合了现代建筑美学与人文关怀。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智能化的借阅系统、丰富多样的藏书资源,展现了科技与书香的交融。
报道时间:2025年1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