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入关键时期。
在这场战“疫”中,不乏中大新华人的身影:有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支援湖北医护人员,有坚守在基层防控一线的志愿者,有牵挂着师生健康、守护校园安全的教职工,也有坚守在家、同心战疫的学生们。
驰援湖北白衣战士:
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肆虐,生命垂危,医护逆行,驰援一线。在武汉抗疫前线,有多名“最美逆行者”都是来自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护理学专业的校友。
毕业于护理专业13级的林志远,现在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手术麻醉科护士。2月7日,他作为中肿首批医疗队16名队员之一出征武汉,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
看着刚出生两个月的女儿,带着万般牵挂和不舍,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加入这场阻“疫”战。
“武汉还有很多跟我们一样的家庭,此刻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身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挽救生命。”平日里腼腆的林志远,在说这些话时却异常坚定。
林志远
杨万栋是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也是中大新华护理专业10级校友,目前也奋战在武汉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对母校感情深厚的他,把中大新华的名字写在厚重防护服的后背上,“与母校携手同心,共克疫情。”
他们是用生命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也是冲在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战“疫”面前,他们把战旗插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生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专业、医魂、大爱、奉献来诠释“医者仁心”,用行动传承中大新华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
抗疫志愿者:
坚守防控“疫”线,奏响青春战歌
来自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8级金融工程专业的袁德洲,现在是一名抗疫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响应了当地志愿组织青年志愿者的招募,主动参与到当地的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活动中。
自1月28日起,袁德洲作为一名疫情监测排查志愿者,跟随青岛市城阳区春雨爱心协会来到城阳街道各社区开展疫情排查工作。
他身穿红色志愿服、戴着防护口罩,主动承担起为行人测量体温、进行交通引导和社区进出人员信息登记等服务工作。
袁德洲为进出社区的人员测量体温
“这份志愿工作每天都会接触很多陌生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说不怕是假的。但恐惧、焦虑的心态对这场战‘疫’并没有帮助,只有勇敢面对,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防控,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袁德洲说道。
每次开展工作之前,袁德洲都会严格做好自身防护,戴好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工作结束后,他对随身物品、衣服进行消毒清洗,定时检测自己体温,每天向辅导员老师报告日常活动,并通过学校微信小程序登记健康状况。
在袁德洲看来,“做好自我防护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对学校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袁德洲登记进出社区人员相关信息
在这场没有硝烟但有生死的战“疫”中,袁德洲以“把关人”的志愿者身份坚守在防控“疫”线,在抗疫志愿服务中展现当代青年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为守护家园、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母校的牵挂:
“儿行千里母担忧”
一线抗击疫情工作到达关键时刻,寒潮却突然来袭,武汉一夜之间白雪皑皑。
“都是广东长大的孩子,这刺骨的寒风,能挨得住吗?”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护理学院执行院长王秀岚教授心里牵挂着抗疫前线的学生们。她急忙网购姜汁红糖、珊瑚绒睡衣、暖宝宝等御寒物资,却屡屡遭遇断货和延迟阻碍。
2月16日,在又一次下单失败后,王秀岚在中大新华应急工作微信群中发布了购买御寒用品送给一线医护人员的求助消息。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在群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发动自己的人脉,寻找解决办法。
会计学院院长刘运国教授拜托自己在武汉工作的同学即刻给这些孩子们送去了一批御寒物资;外国语学院李文蓓老师得知后,也加急为一线的校友们寄去物资。
“虽然他们可能已经带了一些御寒物资,当地政府和驻地医院也给了他们最大的帮助。但是他们就像是我的孩子,孩子在外,母亲总是担心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尤其是现在的特殊时期,更加担忧他们的身体健康。”王秀岚说道。
隔离病毒,但爱永不隔离。疫情面前,中大新华从师生到校友,都在用实际行动、用大爱温暖彼此,共克时艰,共战疫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张怡轩 通讯员 刘英 安娜
图/学校供图
报道时间:2020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