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飞舞,旭日华阳。为响应教育部提升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号召,践行学校微专业建设“培养跨学科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服务终身学习”的目标,广州新华学院特别推出面向全体校友的“终身学习微专业”。
校友可免费参加学校2025年首批开设的9个微专业,内容涵盖智能医学、AI应用、财务大数据、康养护理等热门方向,助力校友持续成长、应对职场挑战。
亲爱的校友们,走出校园,挑战仍在继续,母校一直惦记着毕业后的大家。这次送上微专业,是希望能为你们的职场之路再加一份力,请记得,母校不只是你青春的记忆,更是你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底气,新华人的身份,是一份永不过期的联结。

广州新华学院首批微专业
聚焦前沿微专业助力能力跨域提升
此次开放的微专业精准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延续学校“学科—课程—实践”相结合的育人特色。这些微专业为载体,具有“学分少、内容精、跨学科、灵活强”的特点,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财务、康复辅助技术等前沿领域。
课程设置既有与科大讯飞共建实训平台开发的AI应用课,也有结合毕马威合作经验打造的数智化财务模块,还有依托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医学技术”构建的健康服务课程。
这些微专业既融合学校60个专业的深厚积累,也精准对接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帮助校友在“财务+AI”“医疗+数字化”等交叉领域实现能力突破。

2025年2月26日,广州新华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成立广州新华-科大讯飞机器人与AI产业学院
廿载育人从在校培养到终身陪伴
从2005年迎来首批724名学生,到如今横跨广州、东莞两校区,拥有9大学科门类、60个专业、在校生超2.5万人的多科性高校,广州新华学院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年。
学校以“三早三创三融”为育人特色,构建“蓄能—增能—强能”的培养链条,已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有的进入海关、公安等系统服务社会,有的考入哈工大、中山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更有学生在世界跳绳锦标赛、丹尼奖等国际赛事中屡获殊荣。2025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全省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然而毕业,不是母校关心的终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微专业,将新华二十年积淀的教学精华,持续地带给每一位奋斗的校友,陪伴每一位校友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张城玮同学斩获世界跳绳锦标赛金牌

2025年9月15日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现任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益唐教授做客广州新华学院“学者讲坛”
零门槛、全免费母校关怀始终在线
“一进新华门,终身新华人。”母校的关怀将伴随每一位新华学子终身学习的旅程。作为全国民办高校中少有的面向全体校友的终身学习项目,这些微专业实现“零门槛、全免费、高适配”:校友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参与学习,微专业的课程集中在周末上课,适配职场人的碎片化时间,校友完成学业后还可获得学校颁发的证书,提高新华学子在社会的竞争力。
这种关怀并非偶然——从定期举办优秀校友返校交流活动,到如今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学校始终以“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初心,维系着与校友的深厚情感。

广州新华学院图书馆
站在二十年办学的新起点,广州新华学院通过微专业体系,践行“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深化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校培养—职场赋能—终身成长”的完整闭环,让学校的学科优势转化为校友的发展优势,让母校的关怀成为校友闯荡职场的坚实底气。
校友会 新闻中心供稿
文/陈楠 李波
图/冯展豪
编辑|何宛桢
责编|李波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