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广州新华学院与南澳中学共建“劳动教育基地・药植园”“药植园博士工作站”揭牌

探索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式劳动教育新范式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21 [来源]: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推进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对口帮扶工作。7月18日上午,广州新华学院与南澳中学共建的“劳动教育基地・药植园”“药植园博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南澳中学举行。该项目创新构建“小学-中学-大学”贯通式劳动教育体系,为全省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进行实践探索。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19174853/output_1.jpgoutput_1

双方领导共同为“劳动教育基地・药植园”揭牌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19174941/output_1.jpgoutput_1

双方代表共同为“药植园博士工作站”揭牌

四维育人:构建劳动教育完整生态链

此次共建的劳动教育基地与博士工作站,是校地精准对接教育需求、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基地依托广州新华学院药学院在药学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及科研创新中的专业优势,深度整合南澳岛独特生态资源与药用植物禀赋,构建起集种植实践、课程研发、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特色育人平台,首创 “技能—认知—情怀—人文”四维融合育人模式。通过打造“劳动技能培养(种植管理)—科学认知启蒙(药材辨识)—爱国爱乡教育(本土资源挖掘)—人文关怀培育(生命价值感悟)”四维融合体系,不仅盘活了海岛生态资源,更创新构建了从小学到大学贯通衔接的劳动教育新模式,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海岛方案”。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19225336/output_1.jpgoutput_1

药学院药香南澳突击队队员在向王庭槐校长介绍中草药种植科普区

据悉,校地双方对药植园项目的筹备历时数月、扎实推进。今年3月28日至30日,广州新华学院专家团队曾专程赴南澳县开展药植园工作坊暨“百千万工程”交流活动,与南澳县教育局、南澳中学就校地合作框架、药植园规划设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及特色作物种植研究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研讨与实地调研。

期间,王庭槐校长一行与南澳县教育系统领导、南澳中学师生共同种下八角、肉桂、化橘红、金银花、桑葚、麦冬等第一批药用植物幼苗。如今,这些承载着校地协同育人初心的幼苗已茁壮成长,为药植园的正式启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春赋能:闲置空间变身育人阵地

6edec5f60480fc7a642928331aa183de

935b67240a70d50b037a12f4dc6c895d

875c6073b4e5877dae7fbe051724f198

8f25f608155be68df4ae53563869e103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21110940/output_1.jpgoutput_1

广州新华学院药香南澳突击队进行中医文化宣传和种植草药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21111001/output_1.jpgoutput_1/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21111019/output_1.jpgoutput_1

团队辛勤劳作,蚊虫叮咬,日晒变黑的手臂

值得关注的是,基地的顺利启用还离不开新华学子的青春助力。7月11日至17日,广州新华学院药香南澳突击队赴南澳中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药植园提供专业支撑。团队将闲置空间改建为中草药标本室和中医文化宣传室,精心打造“本草舆图”“医林星耀”“古法匠心”“青简流芳”四大主题展区,让中医药手工品、标本等成为讲述中医药文化的生动载体。

在药学院副院长曹颖男教授和指导老师欧晓华的专业规划下,药植园被团队科学划分为草本植物区、木本植物区、本地特色区、经典名方区等种植区域,每块土地均标注药用植物的品种、数量及间距要求,宛如一幅兼具科学性与观赏性的生态育人蓝图。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19231808/output_1.jpgoutput_1

药植园种植的决明以及知识科普

0374f19ee40a68ceb4d2a61ec6c730850374f19ee40a68ceb4d2a61ec6c73085

王庭槐校长与药学院师生团队合影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19230945/output_1.jpgoutput_1

双方领导为新华学子改造的中医文化宣传墙点赞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21110744/output_1.jpgoutput_1

药学院师生在标本室合影

课程体系:全学段能力螺旋上升

在7月18日下午的劳动实践沙龙分会场,药学院曹颖男教授聚焦《药植园实践基地的育人价值与课程开发》,为劳动教育教员与基地管理者提供专业指导。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21110200/output_1.jpgoutput_1

曹颖男教授表示,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体系,立足各学段认知规律与成长需求,实现内容梯度递进、能力螺旋上升。小学阶段以“文化启蒙+实践感知”为核心,课程内容聚焦中医药故事与传统文化浸润、常见中药材形态特征识别及基础栽培养护实操,通过亲近自然与动手实践,重点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朴素情怀,以及细致的观察力、踏实的责任感。

初中阶段侧重“科学认知+探究体验”,课程内容拓展至药材基础药性认知、药用价值初步探究及基础实验操作技能训练,通过规范的实验过程与小组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理性科学思维与高效团队协作素养。

高中阶段深化“学科融合+能力提升”,课程内容升级为药材有效部位提取技术、简易成分鉴定方法等进阶实践,结合项目式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严谨的学术规范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大学阶段突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课程内容延伸至参与中医药相关科研课题、开展社区健康服务实践及创新创业项目孵化,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前瞻商业思维与主动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曹颖男教授介绍到,各学段通过内容衔接、目标呼应,形成“文化浸润—科学探究—创新实践—社会服务”的劳动教育完整链条,助力学生在劳动中涵养品格、锤炼本领、成长成才。

沙龙现场,与会专家、教育骨干还围绕劳动教育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及学段间有机衔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通过理念碰撞与经验互鉴,精准破解实践中的堵点难点,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观念塑造、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养成、劳动品质锤炼及劳动精神培育的递进式育人路径,推动劳动教育一体化推进的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确。

此次基地与博士工作站的揭牌,既是前期校地合作成果的生动呈现,更是深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全新起点。未来,南澳中学将依托博士工作站的智力支撑,持续为药植园提供课程研发指导、技术支持与科研赋能,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科研实践、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让海岛学子在亲近自然、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为南澳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Users/mattle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719175035/output_1.jpgoutput_1

双方领导与师生代表合影

新闻中心供稿

文/李波 曹颖男

图/李波 张卫钰 刘欣雨

李泳瑶 李腾宇 詹钰璇

审校|林源 曹颖男

编辑|何宛桢

责编|李波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