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广州新华学院博士导研计划(第七批)培养对象遴选会在广州校区召开。学校校长王庭槐、党委书记郝登峰、副校长马龙海、副校长胡卓加,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王庭槐主持。
会议邀请19位专家担任评委,来自校内各单位共21名教师参加评选。

学校校长王庭槐主持博士导研计划(第七批)培养对象遴选会

学校党委书记郝登峰作总结讲话

科研处副处长史航介绍培养对象遴选条件及要求
王庭槐指出,“博士导研计划”旨在完善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机制,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培育中青年教师科研骨干,进而提升学校科研实力。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学校要打造一支师德品行好、学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团队,希望科研处在推进工作中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及调整工作,与“博士导研计划”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培育一支综合素质优良、专业水平过硬和创新能力强劲的高水平科研队伍,推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以满足学校转设后高质量发展需求。
科研处副处长史航对《广州新华学院博士导研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进行详细解读,重点介绍培养对象的选拔条件、任务及要求、经费支持等方面。他指出,受导期间,受导教师和导研博士要遵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规范发表学术论文,为学校科研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来自校内各单位共21名培养对象候选人依次做汇报。各参评教师重点汇报了个人基本情况及科研能力、导研博士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及计划、目前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的成果等几个方面。
专家评委认真听取汇报并提问,对各参评教师的汇报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耐心的指导,鼓励他们要努力开拓进取,充分利用好“博士导研计划”所提供的科研平台,不断打磨自身科研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突破科研瓶颈,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为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最后,郝登峰对“博士导研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也对各参评教师的汇报进行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博士导研计划”给校内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该平台,不忘投身科研工作的初心,扎实开展创新研究工作。他强调,科研处要不断健全“博士导研计划”培养机制,科学选拔青年教师,不断提升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水平,共同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博士导研计划”作为学校“六大人才计划”之一,是在学校“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的十六字发展思路下,由王庭槐校长在2016年提出的。该计划旨在充分利用校内外学术资源,从校内中青年教师中选拔学术苗子,与校外优秀博士、博士后或博士研究生结对成为科研团队,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培育学校中青年教师科研骨干。据统计,学校现已开展六批博士导研培养计划,共培养学校受导教师112人,通过“博士导研计划”的激励,已经有30余名受导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截至目前,“博士导研计划”共产生科研成果约200项。其中,承担市厅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8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授权知识产权成果18项。
科研处供稿
文/潘会然 吴丹莹
图/安娜
审校|史航
编辑|何宛桢
责编|刘赟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