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9月30日,广州新华学院一行赴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主题研学活动。学校党委书记郝登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教师党员代表等二十余人参加活动。

参加“烈士纪念日”敬献鲜花活动

我校高级校外导师、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王红星在革命旧址现场教学

我校高级校外导师、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副馆长唐琳在讲学厅讲专题党课

合影留念
2022年9月30日,是我国第九个烈士纪念日。全体党员同志们神情肃穆,缓步拾级而上,将寄托着敬意和哀思的黄白菊花摆放在烈士墙前,驻足沉思,并鞠躬默哀,追思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与革命先烈。
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我校高级校外导师、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长王红星现场介绍了《百花洞战斗》的革命历程和历史背景。崇山峻岭之中,党员同志们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聆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力量。
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报告厅,我校高级校外导师、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副馆长唐琳主讲《省港大营救》主题微党课,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省港大营救”故事。
郝登峰书记在活动现场表达了“两个感谢”:
第一是感谢王红星馆长和唐琳副馆长的精彩授课,现场教学结合专题党课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既加深了大家对百花洞战斗、省港大营救这两段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令大家深刻感悟到了东纵战士和当地民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省港大营救中,东纵战士和当地民众更是充分展现了对文化名人高度的爱护、尊重与责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组织力。
第二是感谢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对我校思政教育、党员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自馆校共建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联合开展了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了馆校共建“育新人”工作。这期间,一方面纪念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到了我校“育新人”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两位优秀的馆长作为我校高级校外导师为我校党委理论宣讲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推动构建了馆校共建“育新人”的大格局。
参加观摩学习的党员教师纷纷发表感受和心得:
党委办公室主任、校工会主席丁艮平表示,和平、民主、自由的新中国来之不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要牢记历史,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我们要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继承先烈遗志,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管理处处长林源表示:听完唐琳副馆长的微党课,感受颇深,主要有两点:一是东江纵队革命先辈具有坚定信念和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再加上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华南敌后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抗日劲旅。二是东江纵队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指挥下,周密部署,坚定、机智地展开省港大营救,抢救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精英,保护了我国文化瑰宝。重温革命历史,倍觉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重大,希望未来能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多贡献一份力量。
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兼商务英语专业副主任、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李文蓓表示:此次学习让我重温了峥嵘的抗战历史岁月,听见了许多革命先辈的抗战故事,收获良多。革命先烈的无私付出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他们的英勇和牺牲成就了新中国的安定繁荣,成就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身为共产党员,我们应该铭记这份初心和信念,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院团委副书记赵雪丽表示:参加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烈士纪念日”活动,是一次心灵的冲击,是一趟历史的洗礼,也是一场革命的教育。对比先辈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革命战士用鲜血和青春换来了现如今的一派繁荣景象,而他们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通过参观学习,使我意识到,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上尽心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潘欣表示:通过此次参观,我仿佛重新上了一堂党课,看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以及坚定的革命信仰,才成就了今天新中国的繁荣昌盛。无论时代怎么变迁,身为共产党员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党委宣传部供稿
文/黄要武
图/冯展豪
编辑|黄要武
审校|安娜
责编|刘赟
终审|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