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中大新华2020年秋季学期2万余名师生同上“思政第一课”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0-0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大教育意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由校长王庭槐教授、党委书记周云研究员带领各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为全校师生讲授2020学年秋季学期第一堂思政课。

为平稳过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不返校”网络教学模式,在本次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中,新增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超星学习通等远程在线学习平台向全校师生开放课程,实现了“万名师生同上‘思政第一课’”。

“思政第一课”引导同学们“扣好第一粒扣子”

王庭槐校长讲授新学期“开学第一课”

王庭槐校长于9月14日为健康学院全体教职工、2020级新生和逸仙新华班学子讲授新学期第一课。

王庭槐讲到,尊重人的生命和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尊重人的医疗权利和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红楼墙上的对联“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生动诠释了医生的角色和职责,体现了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党和国家对医务人员十分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我校有26名护理校友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是学校的骄傲。王庭槐强调,本次课程是健康学院的开学第一课,也是“思政第一课”,希望同学们加深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未来在的学习中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医者精神。

周云书记讲授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9月30日,周云书记以《从抗击疫情看中国优势》主题面向全校师生讲授“思政第一课”。全校师生在“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平台上再次以在线学习方式同上一堂课,怀揣新期待,用昂扬姿态拥抱新学期的到来。

周云从“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思想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组织优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发挥基层组织力量”“人道主义优势: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五个方面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中国优势作了深入解读,激励全校师生在新学年里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奋进新时代、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各院(系)书记、院长新学期齐讲“思政第一课”

各院(系)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结合属地及我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安排实际,科学、合理、有序落实“思政第一课”工作。

法学院李岚书记以“谈谈生命与健康权利”为主题讲授“思政第一课”

9月9日,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岚教授通过学习通APP向全院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与健康权利的专业知识普及,帮助学生扣好新学期“第一粒扣子”,引导广大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外国语学院“思政第一课”现场

9月14日,外国语学院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大会暨“思政第一课”顺利举行。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秦荔以“弘扬抗疫精神 点燃灿烂青春”为主题开讲“思政第一课”。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廖益清讲授了以“批判性思维与语言学习”为主题的“思政第一课”,希望同学们能够慎守校训,保持独立自主的思考,努力成长为“了解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服务区域经济”的新时代人才。

公共治理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徐文俊开讲新生入学教育暨思政第一课

9月15日,公共治理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暨“思政第一课”。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徐文俊在指出,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语言文学系宋俊华主任讲授“思政第一课”

9月16日,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宋俊华以“我们应该向钟南山学什么”为主题开讲2020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第一讲);9月29日,中国语言文学系党总支书记、常务副主任夏茵英讲授中文系2020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第二讲)——《同心抗疫与制度自信》。帮助同学们加深了对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以及对抗疫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的了解,更加坚定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决心。

听力与言语科学系郑亿庆主任开讲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9月21日,听力与言语科学系主任郑亿庆以《大学,梦想新的启程》为主题,从“大一新生可能遇到的迷茫与困惑”“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大学生应该怎样度过大学生活”三个方面为2020级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广东省首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成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蔡跃新副教授为同学们分享以“白衣执甲、丹心为矛、护我山河无恙”为题的援鄂抗疫先进事迹。

信息科学学院李宁书记为2020级新生开讲“开学第一课”

9月24日,信息科学学院为2020级新生开讲“思政第一课”。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宁在课上为同学们讲解当前国际形势,希望同学们要有责任与担当,保持自律与对知识的渴求、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发掘自身兴趣,不断锻炼自己的“适应”和“学习”的能力。

康复医学系黄东锋主任分享自身经历勉励同学们

 

9月24日,康复医学系面向全系新生开讲2020学年第一学期“思政第一课”。系主任黄东锋教授和康复系、听力系联合党总支刘静丽副书记分别作专题报告。黄东锋教授以“红色教育分享”为主题进一步讲述了康复学科的使命与责任。刘静丽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题,从“如何认识青年?”“青年如何成才?”“青年如何发挥作用?”三方面阐释了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

护理学院开讲“思政第一课”

9月24日,护理学院开展了“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暨院长思政第一课”活动,并特邀嘉宾陈国豪校友分享援鄂抗疫经历。在课堂上,王秀岚对疫情期间逆行向前、援鄂抗疫的医疗工作人员表达致敬,并高度赞扬了陈国豪等奋战在疫情一线的中大新华护理校友,表示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中大新华护理人面对困难不退缩、用生命守护患者的精神,他们敢于担当责任,用行动做出了表率。

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师生认真学习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9月25日,资源与城乡规划系面向2020级全体新生开讲本学期“思政第一课”。系主任陈俊合教授讲授“继承抗疫精神,与时代共成长”主题思政课,系党总书记李玲副教授讲授“同心抗疫,规划人在行动”主题思政课。

学好思政课争做时代新人

王庭槐校长、周云书记以及各院系开讲的“思政第一课”引发我校师生热烈反响,营造了学校浓郁的思政育人氛围。中大新华学子纷纷发表了学习感想。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生梅晓晴表示,周云书记在思政第一课向我们详细讲说了中国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优势,让我感受颇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医护人员坚守一线,共同战疫。这也正是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这也激励我们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外国语学院学生潘慧玲说,在疫情应对过程中,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向全世界展示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应该从中国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力量,增强时代使命感,明白自己肩上的青年责任,坚定理想信念,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勇做“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学生范浠桦表示,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应当是自律的、有目标的,要做好自我规划,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马慧林说,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本次“思政第一课”的学习,老师们在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中所展示的教学案例,让我们充分明白,做一名合格的中文人不仅要从基础做起,坚持不懈,而且还要持之以恒做好中文的“三头、三文、一田野”的基本训练,有能说会写的“专业绝活”。

康复医学系学生张玉玲表示,也许不少同学认为思政课比较枯燥,但我认为,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课堂,我们会从学校每学期的“思政第一课”中去领会、印证里面的价值观内容,汲取养分,提升自我。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图/综合各院系报道

采访/梅晓晴、潘慧玲、马慧林、张玉玲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