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传承践行新学期“四个一” 保障线上线下教学平稳衔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0-26 [来源]: [浏览次数]:

自2020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学以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下文简称“我校”)全面落实秋季工作会议精神,一如既往抓好中大新华新学期“四个一”教学传统,即严抓新学期第一课、第一天、第一周、第一月的教学工作,进一步促进积极向学的学风校风建设。无论是老生还是新生,学期教学工作的“线下课堂”已全面恢复一月有余,在学校党政班子的部署、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秩序整体良好,呈现出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实现了从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到秋季学期“线下教学”为主的授课方式的平稳过渡,同时也为新学期第一个月的教学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学校从线上教学平稳过渡到线下教学模式

体育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参加锻炼,让活力点亮青春

同学们把所有的课堂期待转化为新学期学习的动力

新学期师生齐聚课堂

线上线下课堂有序衔接,实现教学平稳过渡

随着“互联网+”教育变革的推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校教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以上半年的线上教育教学实践为契机,从开学上课、督导听课、课后测验、分组答辩到毕业就业,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增强“互联网+教育”应用能力、提高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网络教学的能力,把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适应新时代条件下教育教学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体现了我校人才培养队伍的高度责任感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

通过此次线上教学的“大练兵”“大考”,资源与城乡规划系李甜甜老师认为线上教学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线下课堂中,多数情况下是老师在‘单向’传授知识,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发言的时间被限制了。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气氛等等,但是这种手段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在线上课堂,学生根据老师的实时讲授可以在直播间可以随时发表自己观点,学生思维更活跃,师生交流更加充分。这种交流方式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习效果更好”。李老师表示,将尝试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线上互动环节,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考察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达到良好的课堂讨论效果。

为做好从“线上课堂”到“线下课堂”的平稳过渡,做到线下线上教学有机融合,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周月英老师主动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线上课程内容用来辅助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她表示,相较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能更好地把控课堂的节奏,能快速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讲解的内容。她说:“学习要做到‘温故’,才能‘知新’。同学们在新学期的课堂上气氛比较活跃,也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在线下教学中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结合在线学习资料丰富学生课后复习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药学院张镖老师表示,通过春季学期的线上教学,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知识的能力显著提高了。在本学期的线下课堂中,同学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中来。

外国语学院鲁凯伦老师主动将线上教学的优势和经验融入到线下课堂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提前发布课程预习问题、检测学生作业进度、设置线上小测,也更加关注线下课堂的互动质量和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这样“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升课堂质量。

资源与城乡规划系胡小稳老师表示,为做好从“线上课堂”到“线下课堂”的过渡,做到线下线上教学有机融合,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很重要。在讲课的时候,不仅仅实在传授专业知识,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明晰学习的目的、了解知识的用途都很重要。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就可以更快、更好地达到“育人”目的。

健康学院严波老师认为,无论是线上的课堂还是线下的课堂,借助线上的工具作为教学的助力,关键在于教学设计要做得细致,这就等于有了基准线。新学期伊始,我们跟学生交流生活经验能够迅速拉近彼此距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喜欢的案例,尽量做到避免平铺直叙,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教学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中大新华学子矢志向学,混合式学习模式其乐融融

比尔·盖茨曾预言:“在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科技的发展,学校的形态最终会发生改变”。经过春季学期线上教学的“实战”,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逐渐深度融合。中大新华学子们逐渐探索出一种适应“互联网+”新时代的学习方式,也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成长为自律自强的新时代青年奠定了基础。

2018级中文系肖海妍认为上学期是一次接触线上教育学习模式“新窗口”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我的自主性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上网课时,同学们“躲”在屏幕后更敢于回答问题、发表观点,课堂气氛比线下课堂活跃很多。希望这个学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于老师交流。但不论何种模式,自律、自觉都是学生必须有的品质,学习是一件需要我们不断付诸努力的事。

2019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简子晴开学前制作了新学期时间规划表,督促自己充分利用时间。她认为在学校学习更有效率也更开心,因为可以向老师及时请教并与同学讨论相关知识点。“我们不能拘泥于线下的课堂学习,因为线上学习不会有区域的局限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平衡好线上与线下学习的关系,才更有利于全面发展。”

2019级经济与贸易学院周中平同学表示,“我觉得从以线上课堂为主到以线下课堂为主,这两种模式的切换,主要是心理上与学习模式上的一个转换。线上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课程和学习资源非常丰富,有利于我们最大范围地汲取知识;而面对面的授课方式为情感的沟通提供更多的可能。这学期希望能够充分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2019级药学院莫春颖表示,为更好地从上学期的线上学习过渡到本学期的线下课堂学习,她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心态进行了调整,并提前制定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使自己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尽管本学期专业课程增多,但已经逐渐适应了新学期的学习节奏。

2019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郑炜珊在开学前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及时调整了自己的作息,通过近期的学习已经渐渐进入状态。她表示,“坐在教室里上课感觉更踏实,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但通过上学期的线上学习,挖掘到各类教学平台都是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料的‘宝矿’。这学期将会充分利用这些学习资源,结合线上线下学习的优势,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2019级康复医学系陈妹认为,通过上学期的线上学习增强了自己信息检索能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即使回归到线下教学模式,我们也要学会应用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去主动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党政班子深入教学一线,为新学期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新学期开课第一天,学校领导,院系负责人,教务处、督导室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分别深入各个教学场所,对新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外国语学院领导巡视课堂情况

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廖益清、副院长邱易安、党总支副书记欧衍伽,院长助理兼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副主任何瑜、葡语专业负责人韩天歌等深入课堂,开展开学第一天的巡课工作。同学们自觉来到教室进行早读,整个楼道都回响着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展现了外院学子自律、自觉、独立、好学的良好学习风貌。

药学院有机化学课程组老师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药学院院长陈家树召集各年级辅导员开展座谈会,要求辅导员做好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工作;副院长张素中召开药学院教师关于实验教学交流会议,要求科任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好集体备课相关教学工作,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平稳过渡。学院负责人来到课堂一线,巡视药学院学子开学首日线下教学的情况。巡课发现,药学院同学们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教师上课充满激情,课堂氛围活跃。

经济与贸易学院领导深入课堂

经济与贸易学院党政班子、专业副主任、辅导员老师们纷纷深入课堂,了解学生上课、教师执教等情况,抓好“第一课、第一天、第一周、第一月”的教学工作。巡课过程中发现,各位授课教师备课充分,同学们认真听课,课堂气氛活跃,充分实现了由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到开学后线下课堂的平稳过渡,教学工作秩序井然。

公共治理学院师生践行中大新华“四个一”

公共治理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教学工作,9月7日,院长徐文俊、副院长罗亮梅、党总支副书记刘艳芬、各专业副主任、辅导员队伍等纷纷深入教学一线,巡查、督促教学工作情况,用良好的开端营造新学期“重教乐学、人心向学”的良好学风。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校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师生以新风貌、新气象、新姿态迎接新学期。课堂上,任课教师准备充足、认真执教,中大新华学子认真向学,课堂氛围良好,实现了从线上教学到线下课堂的平稳过渡。希望接下来的每一课、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我们的师生都能继续发扬“早、正、严、实”的优良传统,传承践行好新学期“四个一”教学传统,共同打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为探索后疫情时期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教改创新奠定基础。

新闻中心供稿

文/刘赟 黄要武

采访/张仕婷 黄司藩、高珞姚、谢卓勋

何恺璇、洪群华、梅晓晴、罗婉柔

部分图文由各院系提供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