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中大新华召开逸仙新华班教学研讨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9-09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大新华举行逸仙新华班教学研讨会

王庭槐校长讲话

9月8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召开“逸仙新华班”教学研讨会。人事处处长简庚荣,教务处处长尹小川、副处长陈宝琪,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处处长王栋慧,财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黄荣芳,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副处长史航,“逸仙新华班”任课教师代表曹颖男、郭美文及教务处有关人员等参会。我校校长王庭槐教授主持研讨会。

会议就逸仙新华班后段高阶课程,包括课程改革、组织安排、运转模式和资金支持等重要议题进行研讨。

王庭槐在研讨会上指出,“逸仙新华班”是学校“开天窗、接地气”办学思路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逸仙新华班”采取了“2+2”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单独组班宽口径培养,第三、四学年实行个性化专业培养。前两年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扎实融通的文理基础知识,养成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提高思辨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后两年深入实施“三导师制”,让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相辅相成,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高阶性、通用性、应用性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逸仙新华班人才培养‘试验田’成效显著,学生学业成绩、科研能力和发表论文、创新能力和获奖情况屡屡创优。我们相信‘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教改试验项目只有常态化地总结,不断摸索实践,才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成效。”王庭槐表示,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开设“逸仙新华班”要落实贯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主动将疫情期间的优秀实践、经典做法融入到今后“逸仙新华班”教学改革中,用公共基础课程支撑专业理论课程,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学的层次与特色。

尹小川汇报了教务处牵头组织开展的教学工作情况。他指出,“逸仙新华班”教改策略可以在继承“一二三四”培养模式上考虑向纵深发展,不断充实提升教改工作与时俱进的新内涵,赋予新的意义。同时他建议充分运用超星、尔雅学习平台,努力建金专、建金课;对参与逸仙新华班后段高阶课程的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予以科学认定。

会议提出,学校各个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在管理服务方面理清程序,既要讲规范性,也要讲特殊性,及时对“逸仙新华班”教改项目进行系统性评估,为后续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方案。

会议还就其他事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新闻中心供稿

文、图/黄要武

审校|唐美莲

责编|刘赟

责编|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