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树立大胸怀 办好大事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04-23 [来源]: [浏览次数]:

    4月23日,王庭槐院长在广州校区召集各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公共基础课教学研究部)正副主任、教学督导开展座谈会,了解学院教学情况以及各系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听取与会人员对学院办学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上午系主任座谈会上,学科建设与合作交流部李小梅副部长通报了学院正在进行的教学评估专项检查情况,并传达了评估整改意见。各系(部)分别向王院长汇报本系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等情况,并对学院系实体化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师资培养、发挥民办学校特色以及加快产学研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下午的座谈会上,全体教学督导就学院如何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注重内涵发展与规模发展相结合、理顺人才培养目标、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恳切的建议。李中生副院长针对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院长提议开展一次教学研讨会,探讨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王院长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他表示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位系主任和教学督导的贡献,感谢大家几年来为学院所做的工作。王院长指出,办大学“要有大胸怀,才有大事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开发学生的心智和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智慧。新华学院应充分发挥和中山大学的合作,发挥中山大学名牌学校的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民营学校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因材施教,积极探索适合新华学生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管理,严抓教学质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努力开拓产学研和国际办学之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精神培养,为社会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可与国际教育接轨,又能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作为国家教学名师,王院长长期工作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在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都有丰硕成果。上世纪末他提出“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教育模式,与“三基三严”一起在中山大学医学教育中形成优良的教学传统;2009年他又提出“早、正、严、实”的教学原则。相信他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发展中会得到新的诠释,引领新华学院迈向一个新台阶。

 

(通讯员:李小梅 刘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