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迎来了一位德高望重、亲切可敬的96岁老人——行政管理学泰斗、MPA之父、行政学家、我院学科建设顾问夏书章教授。这是夏老第三次莅临我院为新华学子开展讲座,关心新华学子成长成才。
图1 夏老为我院新生开展讲座言传身教“大学生应有的精神与肩负的使命”
我这个90后送给你们90后四句话:“我祝贺你们,欢迎你们,羡慕你们,更寄希望于你们!”——夏老精神矍铄地站在讲坛前,声如洪钟,站如劲松,掷地有声地演讲。他用96岁高龄的挺拔身姿告诉初入象牙塔的同学们:“没错,我们就是要成为一个得‘A’的人——aim(志气,目标)、ability(能力)、action(行动)!”
图2 夏老亲临2014级新生军训现场,问候青年学子
夏老亲临2014级新生军训现场,问候青年学子,感叹青年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同学们亲切呐喊:“夏爷爷好!”夏老面带微笑说:“希望你们健康成长、成才!”他观看了军体操项目后,称赞:“仅仅13天时间,能训练如此状态,不容易!”
图3 夏老与我院院长、国家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谈论大学生人才培养
作为我院学科建设顾问,夏老一直挂心着我院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对我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尤为关心,并在交谈之余不时发问,王院长概述了学院“
开天窗,接地气”发展战略:
开天窗——探索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及联合培养机制;拓展与国内外院校合作,充分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筹建国际学院,探索多元化、国际化的协同办学模式;紧跟国际教育改革步伐,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创造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如MOOCs的应用等);打造经管类、文、理、工、医药类五大科研平台,坚持教学科研相长,以科研促进教学等。
接地气——立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培养亟需的应用型人才;调研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扩大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打破专业壁垒,加强跨学科教育,瞄准社会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培育新兴学科专业,培养新型的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发展继续教育,创新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新机制,开拓社会办学及服务新模式;集聚一切可用社会资源协同办学,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等。
王院长还谈及我院近期开展的系列人才培育项目:引进TBL教学法,开创“逸仙培优”特长班,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实地调研,新增信息资源管理、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语言康复学三个专业,今年申报了投资学、学前教育、商务英语、数字媒体技术、人力资源管理5个本科招生专业,培养社会需求的新型的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夏老听后不时颔首称赞,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表示对我院未来教育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图4 夏老邀请青年学子与其合影留念
夏老关心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寄语同学们,珍惜当今好时代赋予大学生的美好光景。 “‘University’”不是‘由你玩四年’”、“别给我整什么60分万岁,那么容易,谁不会!”、“吃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扛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
(宣传与新闻中心供稿 文/刘英 图/岑家发、徐少伟、郑煜光)